大力发展智慧建筑,通过新建建筑效能提升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、利用可再生能源及试点近零能耗建筑等方式,为我国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1.装配式建筑
相较传统现浇住宅,装配式PC住宅建造和使用过程中,可在建造、内装修、后期使用等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实行减碳,每平米节水20.5%,减碳7.5%,减少垃圾排放77.7%。
《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》提到,到2022年,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%,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,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,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,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,绿色建材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。
从中可以看出,装配化建造方式、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、新型建材等,都蕴藏了不少发展机会。
2.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
我国原有建筑多为非节能建筑,占了城镇建筑面积的80%,民用建筑外墙平均保温水平仅为欧洲同维度发达国家的1/3,建筑能耗高出2-3倍。有预测,中国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,估计至少有一半必须进行抗震、节能、适老、节水等绿色化改造,这将产生约15万亿元的新投资需求。
3.智能建筑
“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,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。”聚焦到建筑节能领域,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、大数据、BIM等智能建筑创新结合应用于该领域,打造标准化的能源管理体系、智能化的建筑能源综合优化管控、可视化的能源管理云平台,助力提升建筑节能管理、智能运维以及能耗预测等能力,创造新的增量价值,极大提升建筑综合能效。
扫码添加微信,一对一咨询产品、免费报价
1. 四阶段实施方法论 规划阶段(1-2月) 现状评估与差距分析 制定三年建设路线图 确定...
1 .项目落地四阶段 楼宇自控方案需求诊断阶段(1-2周) 建筑能耗审计 设备现状评估 智...
空调智能化控制系统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平台,通过智能硬件与算法协同,实现空调设备的自动化、个性...
1. 分层架构设计 感知层:部署RFID标签、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,实时采集食材状态与设备运行数据...